«

心脏外科相关科普

小裕 发布于 阅读:6 病症问答


  胸主动脉斑块是指在胸主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,是由于多种因素长期作用,致使血管内皮受损,脂质沉积并逐渐形成的病变。这一斑块不仅影响胸主动脉正常功能,还可能引发严重心血管事件。

  1、常见原因:

  吸烟危害:香烟中的尼古丁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,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,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。且吸烟还会导致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升高,降低血液携氧能力,刺激血管收缩,加速胸主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发展。

  年龄增长: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壁的弹性逐渐下降,新陈代谢减缓。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能力减弱,对血脂等物质的清除能力降低,使得脂质更容易在胸主动脉血管壁上沉积,形成粥样硬化斑块。

  血脂异常: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,易被氧化修饰。这些氧化的脂蛋白颗粒会穿过受损的血管内皮,在血管壁内堆积,吸引巨噬细胞吞噬,在早期形成泡沫细胞,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累及胸主动脉。

  高血压:长期高血压状态下,血流对胸主动脉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大。这种持续的高压冲击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,使血管内膜更容易受到脂质等有害物质的侵袭,为斑块形成创造条件,促使胸主动脉斑块产生。

  糖尿病: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,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。高血糖环境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影响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,并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积,增加胸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。

  2、治疗方式:

  降血脂治疗: 遵医嘱使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,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,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。部分药物还具有稳定斑块、抗炎作用,防止斑块破裂引发心血管事件。

  控制血压治疗: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,积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压药物,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。稳定的血压可减轻对胸主动脉血管壁的压力,减少血管损伤,避免斑块进一步发展。

  抗血小板治疗: 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,抑制血小板聚集,降低血栓形成风险。一旦胸主动脉斑块破裂,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阻止血栓迅速形成,预防急性心血管疾病发作。

  手术治疗:当胸主动脉斑块严重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,影响血液供应时,可考虑手术治疗。主要包括支架置入术改善血管通畅性,或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等。对于复杂病变,可能需要胸主动脉搭桥术恢复正常血流。

  胸主动脉斑块诊疗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。按时按量服用药物,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。一旦出现胸痛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及时就医,积极配合治疗以维护心血管健康。

  胸主动脉斑块需要挂什么科

  心血管内科:

  胸主动脉斑块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,心血管内科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情况。通过检查血脂、血糖等指标,判断斑块形成原因。一般先采取药物治疗,如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、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,并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。

  血管外科:

  若胸主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严重,影响血液供应,或有斑块破裂高风险,需就诊血管外科。医生会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干预,如支架植入术、人工血管置换术等,以恢复血管通畅,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。

  心血管介入科或介入放射科:

  能处理胸主动脉斑块问题,凭借其微创优势,通过介入手段对狭窄血管进行扩张、放置支架。医生会根据斑块位置、形态等,制定个性化介入治疗方案,改善胸主动脉血流状况。